经常听人说,四十岁之前人找病,四十岁之后病找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各种慢性病也就慢慢出现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从生活方式上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
都说最健康的饭菜出自自家的厨房,这句话的却没有错,但是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发生,那就是你认为健康的烹饪方式很可能根本不健康。
比如爆炒,开大火、爆炒、颠勺、关火,这一连串操作,总让人觉得很酷。可你知道吗?“爆炒”正在通过以下3种途径,悄悄伤害全家人的健康。
途径一:增加菜肴里的致癌物
人们在爆炒的时候,往往喜欢等油锅冒烟了再放菜。殊不知,食用油的起烟点最高可达摄氏度以上,在这个温度下会促进菜肴中有害物质的生成。平时最常见的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可对心脑血管造成伤害。
另外,油锅冒烟的情况下,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还有可能释放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和苯并芘,这两种物质均属于致癌物,苯并芘为国家癌症中心定义的1类致癌物。
途径二:加热不充分带来安全隐患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有一些食物加热不透会产生中毒成分,比如黄花菜和四季豆。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四季豆中含有凝集素,烹饪这两种菜的原则就是炒熟、煮透。
但爆炒这种烹饪方法用时非常短,很难保证菜肴完全加热透,所以并不适合烹饪对温度和时间要求比较高的食物。
途径三:加重厨房油烟
日常采用高温烹饪的方法,很容易使有毒挥发性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微粒产生油烟。一般油烟的附着力非常强,它还会黏连空气中的细菌、漂浮物等,最终附着在厨房的墙体、厨具上。
如果不及时打开吸油烟机,这种油烟还有可能进入人的肺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我们生活中,很多女性不吸烟,但是罹患肺癌的概率却很高,这跟她们经常吸入油烟有很大关系。
最后我要提醒您的是,错误的烹饪方式不仅会伤害身体,还有可能让食物的营养大打折扣。比如价格相对较高的橄榄油、紫苏籽油等,富含欧米咖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如果用作爆炒用油,那么营养物质很容易被破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大家使用的烹饪方式是蒸、煮或炖,有利于控制食用油和食盐的使用量,同时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各位朋友,你习惯用爆炒这种方式来炒菜做饭吗?你觉得这样影响健康吗?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