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不少人都开始刷起“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个梗。奶茶作为当下国内时尚饮品的代表,甚至已经风靡欧美日韩,成为了新一代的“中国元素”。那么在古代,古人日常想要喝一点不一样的东西,除了茶和酒以外,都有什么选择呢?
一、酥煎茶
一提起酥油茶,很多人都知道它是西藏牧民的传统饮品。酥油就是从牛奶或者羊奶中提取的一种脂肪凝固物,可以说是现代奶油的“原型”。实际上早在唐代,古人就经常在餐点中使用酥油。
在唐朝的史料中,已经出现了人们将酥油加入到茶里的饮用方式。相传唐德宗李适就是第一个这么喝的人。甚至当时的名相李泌还为他写了首广告诗:“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他把奶茶混合后出现的奶泡比作是“琉璃眼”,可谓是相当唯美的比喻。
二、熟水/饮子
随着《梦华录》的大火,“紫苏饮子”这个词也出现在了大众视野内。其实饮子是一种饮料类型,不单单只有紫苏饮子一种,还有例如我们熟知的乌梅汤、香薷饮等等都属于饮子的一种。而熟水就是宋代对香饮子的一种称呼,在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得到很多写有“饮子”和“香饮子”的招牌,甚至放大来看也能看得到古人是如何在街上享用饮子的场景。
一般来说,熬制饮子的素材大多来自于花叶、香料和带有甘甜味道的药材。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的饮子都带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例如紫苏饮子就拥有排寒、化湿、解暑的功效。是古人夏季最爱的饮品之一。
三、渴水
现代人很多都钟爱鲜榨的水果汁,其实古人也不例外。唐朝把果蔬榨成的汁儿称之为“浆”,宋代明代称之为“渴水”。在《本草纲目》中,“渴水”就相当于被稀释的果蔬类饮料。相较于现在,明代时期的果蔬饮料种类也非常繁多。有林檎(沙果)渴水、木瓜渴水、杨梅渴水和五味子渴水等。
除了这些以外,汉代还曾出现过“蜜水”,也就是最简单的蜂蜜加水。到了清朝,外国的“气泡水”传入到了中国,被称为“荷兰水”。虽然古人没有现代人一样方便的条件,但实际上古人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会享受生活。而这些饮品正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你更喜欢喝奶茶还是果茶呢?在评论区里分享一下你的口味喜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