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ModelR没有,有的依然是Roadster。但从数据上看,它已经足够惊艳。这次,特斯拉一口气发布两款新车,为股东们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只要冷静思考一下,我们就不难跳出颠覆汽车工业、再次刷新纪录这些带有洗脑色彩的观点。特斯拉选择在这个时间开这么一场发布会,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特斯拉的新一代Roadster和SemiTruck酝酿已久,是时候在年结束之前把这个事说清楚,让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保持期待;
第二,特斯拉在本月初刚公布Q3财报,净亏损6.71亿美元,同时还裁员人,Mdoel3交付量少得可怜,是时候制造个大新闻把大家视线转移一下;
第三,推出Roadster,收收订金:20万基础售价,5万美元订金,前个Founder版本全款交25万才给订,这就2.5亿美元到手了,Q4财报会看一些。
但这个发布会也说明,特斯拉正处于盲目的产品线拓张阶段。而催促它拓张的,不是市场,而是股东、分析师和潜在用户的期待。
特斯拉新一代Roadster以神话般的姿态问世:0-96km/h只需1.9秒,0N·m的扭矩,kWh的电池组容量,miles(约合km)的续航里程。而取得这样成绩的,按照马斯克所说,“仅仅是一台原型车”。
很多人惊叹于这个km的续航,认为是电动车的一次革命性突破。但要注意一点,这个续航指的是高速巡航的续航,而不是综合续航。要明确工况,谈续航多少才有意义。
新一代Roadster有三台电机,前桥一台,后桥两台,可以实现矢量扭矩分配。作为一台四驱车,且整备质量在kg左右(参照上一代的水平),在拥有kWh电池组的前提下,以高速速度跑km,并不是什么神话。
因为高速巡航就像是发动机在最高挡位一样,是比较省油的。对于Roadster来说,在高速巡航状态,它可以切换到前驱模式。而特斯拉的前桥电机,被设计为可以弥补后桥大功率电机在高转速下的扭矩不足的特性,同时前桥电机的传动比更小,更省电。
所以关键点不在于km的续航(这是没问题的),而在于特斯拉如何把一个kWh的电池组塞Roadster中。此前,我曾做过一个计算,电动车要想跟汽油车在续航能力上持平,需要配备一个kWh的电池组才可以。
特斯拉今天发布的Roadster,据其所称拥有kWh,已经跟我的预测非常接近。只要这个kWh的电池组是真的,那么对于一台对标的电动小跑车来说,km的高速续航不是问题。
怎么理解高速续航呢?我们暂且认为马斯克指的是Roadster以km/h的速度巡航的结果。因为如果以更低的速度,那么这不叫高速续航。特斯拉ModelS以40km/h的速度可以开将近km。
所以,新一代Roadster能以km/h的速度连续开km,这确实是个突破。我更好奇的是,这个kWh的电池组是怎么来的?
按照此前掌握的资料,特斯拉在试图往电芯的石墨阳极中加入硅元素,从而提升阳极对于锂离子的储备能力。这是实现更高能量密度的最直接办法。但缺陷是,石墨阳极加入硅元素后,硅元素在吸收、释放锂离子的过程中,其体积变化很大,会使得阳极趋于崩裂。
如果特斯拉要在年发布kWh的Roadster,说明它已经有办法解决阳极的稳定性问题。但在发布会上,马斯克没有提及任何关于kWh的细节。
所以这场发布会的核心,或者说疑点,就是在于这个kWh电池组上。它不是放在了ModelX中,而是一台紧凑型的跑车上。况且这样的跑车十分注重轻量化设计,它的整备质量一定不会超过kg。参考上一代,新Roadster很大几率只能更轻,不能更重,所以可能维持在kg左右,最高也就是kg。
此前特斯拉CTOJBStraubel表示,Model3的电池组能量密度(电池)已经比ModelS提升了30%。这意味着,同样的重量,Model3的电池能多“装”30%的电量。
其实,电池组能量密度的提升,对于特斯拉来说或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挑战性。特斯拉的第一代Powerpack重kg,容量95kWh,能量密度是55Wh/kg;而到了第二代Powerpack,重量是kg,容量已经提升到了kWh,能量密度是Wh/kg,提升了%。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随着Gigafactory产能的扩大,即便是电芯本身的能量密度没有实质提升,但通过对于电池组pack的轻量化设计,也可以实现明显的能量密度的提升。
我认为,特斯拉Roadster的这个kWh,可能仅适用于Roadster这台车本身。因为这台车体型小,性能极致,价格卖得高,自然成本可以尽情往上加。比如,车身和底盘大面积碳纤维材质,而电池组的pack也可以使用碳纤维材料来做轻量化。这样一来,实现较高的能量密度不是难事。
由于使用了电池,同样的电量,电芯数量减少了,因为非储能结构的重量也减少了。相当于电芯的储能利用率提升了。
要知道,一个电芯的重量是45g左右,85kWh电池组的节电芯,加起来的重量就是kg左右。而特斯拉一个原装的85kWh电池组的重量是kg!这意味冷却系统、电池包的包装、整个电池组的外壳,加起来就有kg!
如果说特斯拉后续的90kWh、kWh在能量密度上有所提升的话,那么对于冷却系统和包装的设计改良将起到很大作用。
我猜测,Roadster的这个kWh电池组,它用的肯定是经过强化的电芯,同时不计成本地给电池组的整体pack做了轻量化设计。
换句话说,特斯拉可能没有彻底解决石墨阳极中加入硅元素后的涨裂问题,但却因为Gigafactory的建立,而极大优化了pack水准。
如果Powerpack2已经实现了Wh/kg的能量密度,那么车规级的电池产品要实现这个,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kWh的动力电池组不是遥不可及。
对于Roadster来说,由于售价高达20万美元,比一台kWh的ModelS贵一倍还多,所以它有资格去对电池组做极致的轻量化追求。kWh,并不是神话。问题是,把这个kWh移植到ModelS或ModelX上来,才是难点。
最后,我想说的是,特斯拉Roadster的账面数据虽然让人疯狂,但我们要保持理性和清醒。所谓的1.9秒,其实之前的一台改装版ModelS在狂暴模式下就已经实现了2.1秒的水平,Roadster作为一台小车,实现1.9秒不足为奇。
再至于所谓的0N·m的扭矩,这倒是直接秒杀汽油车。布加迪赤龙的W16引擎最高也只有N·m而已。
三台电机要实现0N·m的扭矩输出,放电电流必须很大。特斯拉目前的LudicrousMode(狂暴模式)可以把放电电流从amp提升到amp,从而进一步提升加速水平。而要实现Roadster的这个水平,对于电池组IGBT模块的考验非常大。
据我说知,特斯拉IGBT模块的供应商是InternationalRectifier(被英飞凌收购了),此前的TO-系列产品就已经让特斯拉的电池实现了amp的放电,而这个技术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了。
至于新一代Roadster上用的是什么型号的IGBT产品,我们不得而知。而且,Roadster的变频器使用的可能根本不是IGBT,而是GaN(氮化镓)半导体,它在性能上比传统IGBT元件更加强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研究一下。
其实,我并不是故意来给特斯拉唱反调。我反对的是以吃瓜群众姿态去捧场,以洗脑式的态度去宣扬某个产品。对于Roadster,它对于特斯拉来说永远不是重点,重点还是迟迟交付不了的Model3。
Roadster可以让特斯拉成为一家很酷的公司,但Model3的顺利交付和普及,能让它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刘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