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林肯模仿德系竞争者很有ldq

北京治酒渣鼻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10/8733705.html

当大排量、全尺寸的凯迪拉克、林肯轿车被车主们雪藏在车库,街头堆满积灰的V8轿车,汽车行驶在公路上成为了奢侈。

这样的汽车末日不是由电影描绘,而是发生在年的全美各地。8.2升的“美国梦”被0.6升的“小豆车”轻易击碎。

70年代的石油危机帮了本田一把,数年前无人问津的N开始被运输至西部家庭中。这台45马力的袖珍车能跑到km/h,百公里却耗不到8升油。

Part.1

在当时的汽车市场,也不乏省油、空间大的欧系竞品。本田能成功把这台比甲壳虫还短mm的车打入美国,少不了它对欧美人喜好的研究。

重心还在摩托车的本田对于汽车设计并没有太大造诣,N几乎全方位借鉴了英国BMC的第二代mini,一台60年代风靡欧美的“欧洲世纪车”。

效果也随之而来,这台方向盘上还印着本田摩托车Logo的微型车在美国受到追捧。至今还能在美国公路上遇见它。

而N演化到现在,就是你们口中的“GK5”,本田还以之为模板发布了UrbanEV概念车。显而易见,当初的模仿对于本田是多么奏效。

Part.2

资本积累让本田得以崛起,在凯迪拉克、林肯一众美系豪华品牌持续缺乏创新力的80年代,成功将讴歌打入美国豪华市场。

其实不用说80年代,至今为止,林肯依旧缺乏足够的创新力。举个栗子:MKC,用着福特的前驱平台,飞翼造型勉强比它的内饰要好看些。

外形缺乏创新力,硬件方面又“换壳”福特翼虎,整套动力系统连着底盘都不带变。也许有人会说雷克萨斯也是全方位换壳丰田,怎么不黑?

其实看雷克塞斯ES就知道,雷车的全新纺锤形造型和内饰相比丰田颠覆性太大了。再回头看MKC内饰,闭着眼也知道出自福特世家。

Part.3

显然后续的林肯市场调研发现了这一点,“换壳”并没有错。错在轻而易举的就让人看出是破绽,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像曾经的本田一样去模仿欧洲竞争者们。

就像最近热门的林肯全新SUV:飞行家,出色的模仿手段让吃瓜群众们第一反应是缩小版领航员,而不是一台欧味浓浓的“仿车”。

全新的大尺寸网状前脸很有欧式豪华的味道,比如捷豹、宾利。曾经的路虎短暂寄居于福特旗下,所以飞行家的侧面线条又有一丝揽运的味道。

飞行家的内饰相比MKC可谓之革新,但比之于ES的“YET”现代哲学内饰,它又着实普通了点。贯穿式线条和悬浮屏,你能分别见之于奥迪和宝马。

其实这也不能怪林肯,现如今欧式的设计确实是最耐看的。不乏福特、通用等美国大厂将研发和设计中心设立在欧洲。

Part.4

成熟的设计语言总能让市场更容易接受,无论领航员还是飞行家,大气的外形和新潮的内饰,都为林肯带来了大批潜在客户。

这时市场调研部门再次发挥了作用,国人除了大气的外形外,在意的还有合适的售价。当然,这也是它的德系竞争者20年前做过的事。

从地方发布的信息看,林肯飞行家将作为首台国产的林肯进入中国。由长安福特引进国产,并在杭州建立生产基地。

国产化意为着更低的价格,相比万起还要加价的领航员,缩小版的飞行家能降至50-60万元,和Q7、X5相比有着极大的竞争力。

二线豪华每次进入中国嘴上说的都是竞争BBA,身体却诚实的瞄准了它的同类们。国产的飞行家最能威胁到的,其实还是路虎揽胜。

本田曾经的模仿,对于林肯也依旧有效。还有激灵的一点是,飞行家率先用了CD6平台,其本是下一代探险者的平台,想了想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平台下放。

往期回顾

这是辆跑得最慢的布加迪

加大空间又减2万的“最值马自达”,但我不买

20万的车,换个壳就能卖50万

奔驰怒砸亿的背后,是为了干掉谁

论省油,四缸也可比三缸强

第一类接触,我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一直存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ujiadia.com/bdxh/11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