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良药鹅不食草的妙用

鹅不食草又名石胡荽,因此草易生于石缝之间,外形又和胡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故而以此得名。之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鹅不食草,乃是因为此草的味道较为特殊,辛嗅之气颇为明显,甚至连鹅也不愿意食之,故而民间多称之为鹅不食草。

在民间很多地方,人们出现鼻窍不通之症的时间往往都会用到鹅不食草这味草药,因为这味草药的辛窜之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们的鼻窍,闻之即可让人出现打喷嚏的欲望。

古人甚至还赞誉此草有‘通鼻气、去目翳、利九窍、吐风痰’之功,其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今天就和朋友们一起了解一些关于鹅不食草的妙用!

1、可解鼻窍不通诸症

鹅不食草的属于辛温之药,其辛嗅之气明显,入药内可走肺气、上可达鼻脑,对于很多原因导致的鼻窍不通之症皆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比如古人常说的鼻渊诸证,以及现在人们常说的急慢类型鼻科炎症、鼻内息肉等病症,皆可以此草入药来缓解。

民间一些地方使用鹅不食草的时间,常会直接将其研磨为细粉吹入鼻内,或者是将鹅不食草用酒浸泡,然后以棉球蘸取后塞入鼻子内,也可起到通鼻窍之效。现在人们通过化学手段将鹅不食草制作成膏剂,涂抹于鼻窍内部也是有效缓解鼻窍不通之症的。

中医里面则常将鹅不食草和辛夷、白芷、苍耳子、薄荷、紫苏叶等配伍使用,在缓解鼻窍不通、鼻科炎症以及伴有的流涕、头痛等症方面也是颇有良效的。

2、可解风寒外感初起之症

若是外感风寒初起之时,人们往往也会伴有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对于风寒之症引起的鼻窍不通,也是可以使用此草来起到宣通鼻窍之效的。

加之鹅不食草本身就属于辛温之药,在辅助驱散风寒外邪方面也是具有一定帮助的,只不过鹅不食草的辛温之力并不似麻黄、桂枝之类的药效峻烈,所以若是单独外感风寒未有鼻窍不适之症的话,鹅不食草并不常用。

而若是外感风寒初起,且伴有上述鼻窍不畅之症,在中药配伍里面稍加一些鹅不食草则能起到锦上添花之妙。

3、可解寒痰咳喘之症

鹅不食草之效辛温窜肺,对肺内留滞寒痰亦有一定的温化消散之效,故而对于常见的寒痰咳喘之症,以此草入药也是行之有效的。

民间一些地区的人们就常采一些新鲜的鹅不食草,然后将其研磨捣碎,取汁液和酒冲服,可消寒痰咳喘喉鸣之症。

中医里面也常将鹅不食草和紫苏、川贝母、苦杏仁、白果仁、甘草、射干等一起配伍使用,对于常见的肺痰咳喘、气管部位炎症导致的咳嗽喘息也是有缓解作用的。

不过鹅不食草的辛窜之味也有一定的弊端,过量服用的话很容易刺激体内黏膜,使人出现胃脘不适、反胃欲吐等情况,所以现在人们使用鹅不食草的时间也需要控制其药量,一般用到5-10g即可,以免过量出现较为明显的副作用。

当然,每一味中草药的功效都是非常复杂繁多的,关于鹅不食草的妙用也并非三言两语即可概括,相信在朋友们的家乡也有关于鹅不食草的其它妙用,欢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共同学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ujiadia.com/bdls/12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