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将至湿热大行日子里,我们如何正确养生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我国许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度40度的高温天气,还夹杂突然而至的雷阵雨,这时候,湿、热、闷相互交杂,让很多人感觉湿漉漉,周身不舒服,还容易引发中暑。那么大暑节气后如何养生更健康?

大暑养生注意什么?

忌贪凉

大汗淋漓是切忌降温过快,开空调应给身体留一个缓冲的时间,应该不断调节居室温度,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也不能过度食用冷饮,以免导致肠胃温度下降,从而引起不规律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忌暴晒

所谓“小暑大暑,晒死老鼠”,高温高紫外线会成为你夏季的劲敌。不涂防晒霜,紫外线可穿过云层,晒伤皮肤,让人感到灼热,即使阴天也应涂抹防晒指数至少为30的防晒霜。

忌湿热

夏季气候潮湿闷热,人体脾胃机能较弱,易出现湿热内蕴的情况。因此饮食除了少食生冷,还要注意消暑生津,多食绿豆、薏米、豆芽、赤小豆、马齿苋等清热消暑的食物,脾胃弱的人可以佐以生姜、砂仁及紫苏叶等。

忌油腻

长夏饮食都应该清淡为主,因为油腻的食物会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当然,不能过于清淡,最重要是保持营养均衡,使身体时刻处于满分的状态。

忌烦躁

大暑节气温高、湿气大,多出现闷热“桑拿天”。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阻遏气机。胸中气机不展,就容易心生烦躁等不良情绪。静坐、浇花、读书、听音乐等都有助于缓解烦闷心情。饮食上吃点苦瓜、菊花脑、苦麦菜有助于清热又除烦哦。

大暑节气吃什么?

1、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2、食粥

大暑适宜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不仅益气生津还可清热消暑。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的人,熬粥时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会更好。

3、喝酸梅汤

酸梅汤是老北京传统的消暑饮料,原料多为乌梅、山楂、陈皮、桂花、玫瑰茄、甘草、冰糖这几种材料。酸梅汤具有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等功效,为夏季一道独特的饮品。

4、吃西瓜

没有西瓜的夏天是不完整的,西瓜能降温去暑,西瓜皮可作药用,学名为“西瓜翠衣”,性味甘凉,煎饮代茶,可治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疮、中暑和秋冬因气候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痛、烦咳不止等疾病。

5、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还可以喝衍生热必清凉茶,可以清热解暑,祛湿生津,缓解暑湿之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ujiadia.com/bdsj/13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