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有范儿说:
安利的代理,小米的雷,
脑白金的广告,老罗的锤
其实,任何产品的不足一旦不慎沦为段子梗,对品牌声誉的影响都是非常抱歉的。如果放在国外,这又很容易成为对手的调侃对象,让你的弱点在消费者的欢笑中无限放大。
在广告中调侃对手,不仅要抓住对方的弱点,还要清楚自己的优劣势,比如速腾的广告去嘲笑某个车型减震做的烂,在没有发言权的部位就不能自揭伤疤了。
任何一款汽车都有弱点,就连布加迪Chiron也不是完美无缺。没错!Chiron也有弱点,它的弱点就是不会飞呀!有那钱不买飞机在地上跟着挤是真傻还是假傻?
但是这类广告一定是高手才能玩的起的,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并且不能违背商业规则,高手中的高手更是隐晦到连对手的商品都不用出现就把它黑的人不人鬼不鬼。
大奔时代的奔驰过去给人以板着脸正襟危坐的老一辈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然而从最近两代车型开始,奔驰逐渐强调年轻的品牌定位,而奥迪在市场上一直有官车的印象,而公务车改革让奥迪不得不向年轻的方向转变。不得不说,效果还不错,A6L的销量依然很淡定。
奔驰就坐不住了,拍了三条广告来黑奥迪,三条广告都是以教父为题材,第一个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广告,奔驰这个广告给奥迪安排了一场胜之不武的飙车,飙车的过程可以说是大众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简史,大众最早把涡轮增压技术引进中国,可以说是业内先驱,但是随着其他厂商开发出性能更好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广告中奥迪的车标被设计成四个助推器,四个喇叭围了一圈廉价的LED灯,既简陋又山寨,这恐怕就是奥迪的涡轮增压技术在奔驰眼中的印象。当然,奔驰也没忘把奥迪的四个助推器弄坏一个,提醒大家别忘记它的发动机故障。比如烧机油。
广告通过教父及随从的表情和肢体描写把当年涡轮增压的不可一世,再到后来被赶超,在此过程中奥迪的心态演绎得惟妙惟肖。
第二个讽刺奥迪车灯的广告和第三个讽刺奥迪主动刹车技术的广告都是同样的人马,同样的思路。让人拍手称奇。
当然,外国厂商不仅很擅长黑别人,也很擅长自黑,快到圣诞节了,奥迪就出了一则“自相残杀”的广告。一辆RS3和一辆RS7抢停车场的最后一个车位,在停车楼内展开了速度大战。
两位驾驶员能把奥迪RS系列的车型开出了转向过度的动作也是蛮拼的,轴距更长、擅长高速巡航的RS7闪转腾挪,在狭小的空间内动态表现并不逊于RS3,广告没有道明谁赢得了抢车位大战,不过在把车停好之后,两位RS车主的战斗并没有结束。。。
相比之下,不是外国的月亮更圆,而是国内的广告确实不咋样,油腻又没营养。你们感受下。
推荐阅读